「西湖副刊」遛地摊

2023-03-31 07:03:33 来源:杭州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哪一天起,有了地摊,大概没人能说得明白。“出摊”是老百姓做买卖的方式,卖的东西万万千千,买的人也是随心所欲。过去,在北京一些学校附近,或是胡同拐角,经常看得见摆书摊的人。一块油布,两个书架子,就是他们的家当。油布铺在地上,摆放书籍,就可以开张了。

上海也是如此。有作家描述城隍庙的书摊是这样的:城隍庙最兴隆的,还是旧书店和旧书铺。从“小世界”后门进去,经过九曲桥、护龙桥,再从小东门出来,起码有数十家旧书店……有的板摊靠墙搁着,精美一些的书籍,放在肥皂木箱里,堆得比人还高……从古籍、碑帖、连环画、言情、鬼怪、传记、散文、名著,到画册、邮票、民国照片、通讯录,各种老旧纸品都能找到。

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爱去逛地摊,是因为淘书其乐无穷。作家冯骥才曾说:对于一个爱书的人,旧书市场充满着太多的乐趣,有极强的魅力。旧书市场的价值不可替代,换一个角度看,一个拥有一些生气勃勃的旧书市场的城市,必定是个“书香社会”。

旧书摊只是地摊的一个小的缩影。不管是出差,还是生活在这个小城市,我喜欢逛书店、逛菜场,更喜欢“遛地摊”。

出差北京三次,就去了“大栅栏”四次。其中一天有二次。1977年的某天,在“荣宝斋”店门口,驻足字画地摊五个多钟头,看旧书、旧杂志。在一中年人摆的字画地摊上,有几十张齐白石的“虾”,单价五十元。虽是仿品,价也太高了,我没下手,因为那时,我月薪42.5元。

1979年,游潘家园地摊,曾遇见许多卖手稿家信的小摊子。2009年,南京出差,访夫子庙地摊,五花八门的物件,看得眼花缭乱,在一位旧书摊摊主的指点下,找到一家颇有名气的旧书店,买了78本旧书,满载而归。

毕竟出差不多,逛地摊,主要在我生活的城市里。在景德镇,人民广场的二十多台阶,曾是热闹的旧物市场。1990年,我在那里买过古瓷、旧书,木雕、砚台。由于地处市中心,各种旧物相当丰富,交易量大,利润高,以至于加入买卖的人越来越多,后又逐步形成了有文化特色的夜市。

2001年春天,我在这个夜市,购买了一套《桐柏英雄》连环画,用钱12元。市珠山大桥左侧,有几个旧书地摊,购买旧书的人不少,我也时常光顾。2006年6月11日有记:在南门头地摊购《元史》全套15册,105元。

1993年前后,市新华书店至艺术瓷厂机关门口,有长约100米的旧书地摊,是爱书人爱去的地方,尤其周末,是买书的好去处。后来,因城市管理需要被撤除了。

最近,有消息称,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,占道经营、流动商贩等不再纳入考核。这是一件好事。因为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摊文化,就是一座城市温暖的光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 :

下一篇 :

X 广告
公司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快递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